工业和信息化部周五宣布:“在我国生产或进口销售和使用的具有公网IP地址分配功能的无线局域网设备应支持IPv6协议。”
此外,“IPv6无线局域网设备应默认支持并启用IPv6地址分配功能,同时保留用户自行配置IPv6地址分配功能的选项,并在产品描述中明确IPv6配置方法。”
工信部还宣布,所有无线局域网设备检测机构均应具备IPv6能力测试能力,基础电信运营商应支持和鼓励用户使用IPv6无线局域网设备。不过,该部确实明确指出用户仍应能够使用旧的 IPv4 访问互联网。
这些努力的目标是“加快网络强国建设,扎实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深入发展”。
这些要求将于 2023 年 12 月 1 日生效。在此日期之前销售的不支持 IPv6 的硬件可以一直使用,直至报废。
根据亚太地区互联网地址注册机构亚太网络信息中心 (APNIC) 的数据,31.5% 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 IPv6 访问内容,远低于印度的 78% 以上或马来西亚的近 68%。
中国希望促进国内 IPv6 的采用并塑造该协议的未来。2023 年 4 月,北京制定了到 2023 年底让 7.5 亿用户和 3 亿个物联网设备使用该协议的目标。预计到 2023 年,15% 的固定网络和 55% 的移动网络流量将通过 IPv6 运行。今年年底也是如此。
总体而言,IPv4 协议的全球采用速度比预期要慢,而且完全是非线性的。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,Akamai 的互联网状况报告显示IPv6 采用率下降了近 5%。
但尽管存在任何迁移问题,这种转变是不可避免的,因为世界互联网注册机构的原始 IPv4地址正在迅速耗尽,而且私营部门的资源成本正在迅速上升。
IPv4 到 IPv6 的迁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,但中国在追求 IPv6 目标的过程中使这种迁移变得难以避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