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 NPIV概念
当物理主机上部署了虚拟机后,若采用原来的物理主机访问存储的方式,映射给主机的LUN是所有虚拟机可见的,安全性和可管理性都**降低,同时也无法满足各个虚拟机自身直接访问存储。
NPIV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。NPIV是N_Port ID Virtualization,是一项虚拟化技术,ANSI标准。当主机端应用了NPIV后,主机可以在一个物理HBA卡上虚拟出多个虚拟HBA卡,每个虚拟机都分配一个自己的虚拟HBA卡,虚拟机通过虚拟HBA访问存储设备,每个虚拟机都只能看见自己的磁盘资源,不同虚拟机间的磁盘资源相互不可见。
1.2 交换机端口NPIV
为了实现上述的功能,只有主机端支持NPIV还不够,交换机也要支持NPIV才可以。华为光纤交换机全部支持NPIV功能,各个交换机的端口的NPIV功能默认是开启的,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查看:
在命令回显里面,如果NPIV capability属性为“ON”则表明该端口已经开启了NPIV功能。如果为“OFF”则表明该端口关闭了NPIV。
1.3 Zone的概念和作用
SAN网络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叫做zone,zone在SAN网络中的作用和以太网络中的VLAN有些类似。Zone的主要作用就是把Fabric网络分区,避免不相关的设备之前相互访问,同时也具有安全的作用。在设备较多的Fabric网络中,务必要划分zone。
一个zone由一组zone成员组成,一个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zone的成员,如设备RAID4既是Zone2的成员也是Zone3的成员。同一个zone内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,不在同一个zone内的成员之间不可访问。如Zone1包括成员Web Server和RAID2,这两个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访问。
Fabric网络的zone配置有两层概念,第一层是zone,zone内的成员由连接到Fabric上的设备组成;第二层是zone集合,它由一个或多个zone组成,在一个Fabric网络中,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zone集合,但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zone集合。
1.4 Zone的种类
华为OEM博科交换机支持多种zone,常规zone和特殊zone。常规zone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zone,主要作用是隔离设备,把Fabric网络划分为多个分区;特殊zone有TI zone,QoS zone和LSAN zone。若非特殊说明,此处所提的zone全部是常规zone。
常规zone按照所包含的成员类型不同,可以分为端口zone,WWN zone和混合zone。
端口zone:zone的成员全部是交换机端口,每个端口由Domain ID和Port Index二元组唯一确定。这种zone的优点在于和交换机连接的设备更换后不用重新划分zone,但是设备更换和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后需要重新划分zone,即端口zone是和位置相关的。
如:zone01:(1,1;1,2;1,3)。
优点:创建简单,易懂,适合用于连接设备不太多的SAN网络交换机
缺点:设备更换到其他端口后无法和原来zone内的成员相互通信,和位置相关,在大型SAN网络中不方便管理。
WWN zone:zone的成员全部是设备的WWN,WWN可以是设备节点WWN(WWNN),也可以是设备端口WWN(WWPN),常用的是以WWPN来创建zone。这种zone的优点在于设备更换和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后后不用重新划分zone,但是设备端更换HBA后需要重新划分zone,即WWN zone是和设备相关的。
如:zone02:(20:12:00:22:a1:09:8e:67;10:00:00:00:c9:d5:bd:2e)。
优点:设备换插到交换机的其他端口后仍旧可以和原来的zone内的成员通信,不许要重新划分zone。
缺点:相对于端口的方式,以WWN创建zone稍微复杂一些,需要弄清各个设备的WWN。设备端更换HBA或接口卡后,由于WWN发生了改变,需要重新划分zone
混合zone的组成:zone的成员既包含交换机端口,也包含设备WWN。这种方式由于存在管理上的不便,同时设备之间通信时需要CPU的参与,可能会影响性能。所以规划zone时,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方式。
如:zone03:(20:12:00:22:a1:09:8e:55;1,4;1,5)。
混合zone不是规范的zone,在实际应用中尽量不要按照这种方式创建zone。